python - class 類的問題
問題描述
class C: count=0 a=C()b=C()c=C()print(a.count)print(b.count)print(c.count)c.count+=10print(c.count)print(a.count)print(b.count)print(C.count)C.count+=100print(a.count)print(b.count)print(c.count)
0001000010010010
為什么后來a.count b.count的值都是100 而c.count的值是10
問題解答
回答1:類屬性 相等于Java中的靜態變量,屬于類。因為你在這里 c.count+=10定義了c 的實例屬性。所以 print(c.count) 為10
回答2:因為c.count+=10 相當于給c這個實例對象動態的加了一個實例屬性,打印c.count的時候會打印出實例屬性而不是類屬性
In [1]: class C: ...: c= 10 ...:In [2]: c = C()In [3]: c.cOut[3]: 10In [4]: c.c = 1000In [5]: c.__dict__Out[5]: {’c’: 1000}In [6]: c.__class__.__dict__Out[6]: {’__doc__’: None, ’__module__’: ’__main__’, ’c’: 10}In [7]: c.__class__.cOut[7]: 10In [8]:回答3:
可以一步步看。
首先實例化三個C的類對象。打印a, b, c的count值。
這里涉及到一個屬性的查找順序。首先,查找實例是否有count值,發現找不到,則會查找上一級。實例的上一級是類,發現類屬性中有count,則輸出這里的count。
c.count += 10原本c.count引用的是C.count,但現在給它賦了一個新值,就相當于c實例有了count這個屬性。打印a, b, c, C的count值。此時實例c已經有了自己的count值。
C.count += 100改變類C的count值。c有自己的count值,a, b依然引用C的count值。
大概就是這個樣子。
回答4:一句話:類的靜態變量,當實例對其進行賦值操作,其實是對實例動態添加屬性,對靜態屬性不會有任何影響,當靜態屬性和實例屬性沖突時,實例的訪問的順序優先級為:實例-》類
https://segmentfault.com/a/11...
相關文章:
1. javascript - node.js服務端渲染解疑2. javascript - 求助關于js正則問題3. html5 - 如何解決bootstrap打開模態modal窗口引起頁面抖動?4. javascript - 求助這種功能有什么好點的插件?5. objective-c - ios百度地圖定位問題6. 微信開放平臺 - Android調用微信分享不顯示7. html - css 如何添加這種邊框?8. html5 - rudy編譯sass的時候有中文報錯9. javascript - 關于定時器 與 防止連續點擊 問題10. 為何 localStorage、sessionStorage 屬于html5的范疇,但是為何 IE8卻支持?
